7.各学期考试课程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考试课程(门) |
7 |
7 |
7 |
7 |
4 |
6 |
6 |
2 |
8.各学期周学时统计
学 期 |
1 |
2 |
3 |
4 |
5 |
7 |
8 |
9 |
周学时 |
28 |
28 |
28 |
28 |
25 |
25 |
25 |
22 |
九、实践教学模块具体内容
综合实践 教育平台 |
综合素质与能力拓展实践 |
军事训练与入学教育 |
大学生创新实践 |
综合性讲座与读书活动 |
社会实践(社会调查与社会服务) |
素质拓展(大学生竞赛、演讲比赛、辩论赛、社团活动等) |
专业 实践 |
专业见习 |
专业实习 |
顶岗实习 |
毕业设计 |
十、学前教育专业课程描述
(一)公共基础课程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课程目标:准确把握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形成的理论成果,深刻认识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历史进程和成就。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坚定“四个自信”,增强投身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自觉性和主动性。
主要内容: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教学要求:使学生系统掌握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原理及其对当代中国发展的重大意义,正确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发展规律,自觉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
课程目标:正确认识时代新人的历史责任,准确把握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的主要内容,掌握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精神。提高运用马克思主义理论认识、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法治素养,自觉担当民族复兴大任。
主要内容:做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人生的青春之问;理想信念;中国精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尊法学法守法用法。
教学要求: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贯穿教育教学全过程,通过理论学习和实践体验,全面提高大学生的思想道德素质、行为修养和法治素养,做有理想、有本领、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形势与政策
课程目标:了解党和国家重大方针政策及当前国际形势,正确认识党和国家面临的形势和任务。提高学生认知时事、认同政策、认清趋势的能力。珍惜和维护国家稳定的大局,坚定“四个自信”。
主要内容:党的基本路线、方针、政策;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形势、任务和发展成就;当前国际形势与国际关系的状况、发展趋势和我国的对外政。
教学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认清当前国内外经济政治形势、国际关系以及国内外热点事件,阐明我国政府的基本原则、基本立场与应对政策。注重理论与实际的结合,力求达到知识传递与思想深化的双重效果。
体育与健康
课程目标:了解一定的体育基础理论知识,掌握科学的体育锻炼方法,至少熟练掌握二项体育运动项目的基本技能,提高终身体育锻炼能力和从事小学体育活动组织能力。
主要内容:田径、体操、篮球、排球、足球、羽毛球、乒乓球、网球、健美操、体育舞蹈、武术、定向运动等项目教学。
教学要求:使学生了解增进健康的方法和掌握一定的运动技能,掌握队列队形指挥的基本知识和小学体育游戏的组织与方法,使学生初步熟悉小学体育活动的组织方法。
信息技术教育应用
课程目标:了解信息时代对教师的基本要求;能使用基本办公软件处理办公文件以及数据;掌握多媒体教学课件以及微课的设计与制作;能合理优化地使用信息技术辅助教学。
主要内容:信息技术与教育概述;文字处理软件Word;电子表格系统Excel;多媒体教学素材加工处理;多媒体课件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字化办公技能;培养学生对多媒体教学素材和教学课件的综合处理能力;使学生具备使用信息技术有效开展教学的能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课程目标:掌握一定的心理健康知识,理解心理健康的标准,熟悉常见心理问题及其预防等心理学基础知识。具备适应大学生活和社会生活的能力,塑造健康的人格和磨砺优良的意志品质,成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新时期高素质职业技术人才。
主要内容:心理健康基础理论;大学生心理发展特点及规律;大学生心理发展常见问题及调适策略。
教学要求:本课程主要教学方法有案例分析法、讲授法、讨论法等,鼓励学生通过体验、实践、讨论、合作探究等方式展开学习,为将来成为一名身心健康的职业教育工作者或小学教师奠定基础。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课程目标: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掌握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教学技能,增强传承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主要内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内容解读和教学方法。
教学要求:通过多种手段和方法,使学生掌握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知识和重要精神,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日常生活的渗透,达到小学《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程的任职标准。
大学语文
课程目标:了解文化的多样性、丰富性,掌握阅读、分析和鉴赏文学作品的基本方法。能够将课堂中学到的知识自动自觉应用到社会实践中,作出切合职业语境需要的表达;提高对写作材料的搜集、处理能力,提高写作实践能力。形成爱国情感与高尚的道德情操,为学好其他专业课程和未来的职业生涯奠定坚实的基础。
主要内容:语文素养和能力;语言表达与训练。
教学要求:使学生具备良好的的听、说、读、写的语文基础能力,为学生从事幼儿园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
大学英语
课程目标:掌握必要的英语知识和语言技能,有效完成日常生活和职场情境中的沟通任务;感受多元文化,通过文化比较加深对中华文化的理解,增强文化自信,具备国际视野。
主要内容:本课程内容为职场通用英语,是各专业学生必修的基础性内容,由主题类别、语篇类型、语言知识、文化知识、职业英语技能和语言学习策略六要素组成。
教学要求:帮助学生借助多种资源掌握词汇、语法知识。通过语篇分析培养学生的语篇意识,通过创设交际环境和职场情境提升学生的语用意识。注重语言技能的综合训练,提高学生综合语言应用能力。
军事理论
课程目标:让学生了解掌握军事基础知识和基本军事技能,增强国防观念、国家安全意识和忧患危机意识,弘扬爱国主义精神、传承红色基因、提高学生综合国防素质。
主要内容:军事理论课包含中国国防、国家安全、军事思想、现代战争、信息化装备五大主要内容。军事技能训练包含共同条令教育与训练、射击与战术训练、防卫技能与战时防护训练、战备基础与应用训练四大主要内容。
教学要求:军事课纳入普通高等学校人才培养体系,列入学校人才培养方案和教学计划,实行学分制管理,课程考核成绩记入学籍档案。
劳动教育
课程目标:通过劳动教育,学生能够形成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尊重普通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情感和勤俭、奋斗、创新、奉献的劳动精神;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劳动意识和公共服务意识,树立正确的劳动观;开展生产劳动和服务性劳动教育,积累职业劳动经验;组织课外实践劳动教育活动,提升学生劳动创造能力。
教学要求:根据劳动教育目标,设定具体评价标准,关注学生在劳动教育实践活动中的实际表现,开展过程性评价;根据用人单位反馈、社会实践表现评价等他人评价为辅,以学生的物化成果为参考,对学生的劳动观念、劳动能力进行总结性评价。
就业(创业)指导
课程目标:通过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使学生理性地规划自身未来的发展,激发职业生涯发展的自主意识;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前的就业形势,熟悉相关就业(创业)政策,树立适应社会需求的就业观,使学生在心理上做好走向社会的准备,提高就业能力和生涯管理能力。
主要内容:职业发展规划教育、就业(创业)教育。
教学要求:从学生需求出发,结合职业发展与就业(创业)教育目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讲授与训练相结合,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发挥师生双方在教学中的主动性和创造性,重视学生态度、观念的转变和技能的获得,采用过程评价和结果评价相结合的方式。
小学幼儿教师道德与法律素养
课程目标:了解新时代师德师风的主要内容和要求,正确认识教育法律法规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法律制度,掌握有关国家政策,提高学生依法执教的能力,学会用法律思维思考教育问题,成为一名师德素质好、法律素质高的合格教师。
主要内容: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教师职业行为规范 ;教师职业道德养成;教育法律法规。
教学要求:提高学生对师德修养重要性的认识,自觉进行师德修养。帮助学生掌握相应的教育法律法规,明确教师的权利和义务,培养依法执教的合格小学教师和幼儿教师。
英语
课程目标:了解英语学科的规律,掌握英语课程的目标、内容、方法与途径,掌握学习的具体方法。能听懂英语授课,能掌握中心大意,能就日常话题用英语进行交谈能基本读懂般性题材的英文文章,表达比较清楚,语音、语调基本正确,能完成一般性写作任务,掌握中心大意,能借助词典对短文进行英汉互译。
主要内容:
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包括语音、语法、词汇、日常交际用语和应用文体写作等,同时完成对学生听、说、读、写、译等基本英语技能的训练。
教学要求:
坚持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教育部颁布的《中等职业学校英语教学大纲》和高职高专英语教学指导性文件为基本依据,通过教学,使学生具有扎实的英语语言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掌握在日常生活中的英语应用能力;同时,使学生具备运用英语基本教学理论的能力,掌握基本教学技能,为今后职业岗位开展相关工作打下语言基础。
语文
课程目标: 了解课文涉及的重要作家作品知识,了解中国文学发展简况;诵读古典诗词和浅易文言文,背诵一定数量的名篇。掌握课文中常见的文言实词、文言虚词和文言句式。具有适应实际需要的现代文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和口语交际能力,具有初步的文学鉴赏能力和阅读浅易文言文的能力。
主要内容:
本课程分为四册,分别涵盖了记叙文、散文、说明文、议论文、诗词、文言文等各种文体的基本理论,经典作家文学常识介绍,经典作品阅读,记叙文、散文、议论文创作,语法常识,口语交际。
教学要求:
阅读优秀作品,品味语言,感受其思想、艺术魅力,发展想像力和审美力;积极倡导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按“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三个维度的目标,全面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能够将已经获得的知识、能力、方法和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要素融汇整合,切实提高语文素养。
物理
课程目标:学习一定的物理基础知识,养成良好的思维习惯,在解决问题或作决定时能尝试运用科学原理和科学研究方法;经历基本的科学探究过程,具有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乐于参与和科学技术有关的社会活动,具有创新意识,能独立思考,勇于有根据地怀疑,养成尊重事实、大胆想像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主要内容:
内容分为“物质”、“运动和相互作用”以及“能量”三大部分。“物质”部分大致分为“物质的形态和变化”“物质的属性”“物质的结构与物体的尺度”“新材料及其应用”等教学模块;“运动和相互作用”部分大致分为“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机械运动和力”“声和光”“电和磁”等教学模块;“能量”部分大致分为“能量、能量的转化和转移”“机械能”“内能”“电磁能”“能量守恒”“能源和可持续发展”等教学模块。
教学要求:
根据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演示、实验、讨论、参观、制作等形式开展教学。在教学的全过程中采用多样化、开放式的评价方法,关注评价的多元性,结合课堂提问、学生作业、平时测验、学生实验教学体会及考试情况,综合评价学生成绩。
历史
课程目标:掌握基础的历史知识,了解中国历史和世界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了解重要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和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理解重要的历史概念,认识人类社会不同历史时期的主要特征及其发展趋势。
主要内容:
本课程以专题方式,分经济、政治、文化三个篇章,叙述了中国及世界在历史长河与漫长发展进程中取得的巨大成就,同时总结了人类历史发展的经验和教训。从原始社会的发展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成就,从古希腊罗马的历史到当代世界格局演变和经济全球化趋势,本课程力图用简要的笔墨勾勒出人类发展的基本趋势,呈现给读者全面客观的历史面貌。
教学要求:
使学生能够了解人类社会发展的过去及现在,认识人与人、人与社会以及人与自然的关系,加深对祖国的热爱,拓展对世界的了解,从历史中汲取智慧;增强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从而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使他们更好地在德智体美等方面得到全面发展。
化学
课程目标:了解化学物质、化学反应等化学基本概念;了解原子结构知识、元素化合物知识等基本知识;理解元素周期律等基本原理。能用化学知识解释说明生产生活中遇到的问题,能用化学方法初步解决一些简单的化学问题;通过化学教学培养实验观察和科学探究能力,学会化学实验的基本操作技能,能独立完成相关学生实验。
主要内容:
化学科学的形成和发展;化学物质和化学反应;碱金属,卤素,铝铁等常见金属,碳硅氮硫等常见非金属,有机化合物;原子结构和元素周期律;幼儿园科学活动方案设计指导。
教学要求:
在介绍化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化学与各相关学科特别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紧密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安排兼顾学生毕业就职需要和未来继续发展;既考虑全体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数学
课程目标:理解数学的有关概念,掌握数学相关规律、科学思想和科学方法,初步能应用数学的思想和方法来分析数学问题和解决数学问题。体会数学的科学思想和科学研究方法;学会如何分析数学情景,学会如何进行建模,熟练掌握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常规和典型的方法与技巧。
主要内容:
集合,简易逻辑,不等式,函数,幂函数、指数函数与对数函数,三角函数,数列,平面解析几何初步。
教学要求:
在介绍数学的基本知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数学与各相关学科特别是幼儿园数学活动的紧密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安排兼顾学生毕业就职需要和未来继续发展;既考虑全体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地理
课程目标: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运用区域综合分析、区域比较、区域关联等方法认识区域,简要评价区域现状和发展。形成从综合的视角认识地理事物和现象的意识,对地理各要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关系有较强的分析能力,并在一定程度上解释地理事物和现象发生、发展的过程,从而较全面地观察、分析和认识不同地方的地理环境特点,辩证地看待地理问题。
主要内容:
自然地理模块主要包括三方面内容:地球科学基础,自然地理实践,自然环境与人类活动的关系。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的地球科学知识,理解一些自然地理现象的过程与原理。人文地理模块主要包括四方面内容;人口,城镇和乡村,产业区位选择,环境与发展。本模块旨在帮助学生了解基本社会经济活动的空间特点,树立绿色发展、共同发展、人地协调发展的观念。
教学要求:
自然地理模块要求学生能够运用地球科学的基础知识,说明一些自然现象之间的关系和变化过程。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合理描述和解释特定区域的自然现象,并说明其对人类的影响。人文地理模块要求学生能够描述人文地理事物的空间现象及其变化,解释不同地方的人们对产业活动进行区位选择的依据。能够形成判断人类活动与资源环境问题关系的初步意识。
生物
课程目标:了解我国的生物资源状况和生物科学技术发展状况,掌握有关生物体的结构层次、生命活动、生物与环境、生物进化以及生物技术等生物学基本事实、概念、原理和规律的基础知识。获得生物的分类及分类系统,生物的六大主要类群各自的常见种类及与人类的关系。知道生物科学技术在生活、生产和社会发展中的应用及其可能产生的影响。具备在幼儿园建立动物角、植物角的能力,识别本地区常见的动植物类型。
主要内容:
主要包括四个部分:植物、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细菌、真菌、病毒、动物和生物的基本特征(包括细胞、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生物的进化、生态学基础、现代生物技术简介)。
教学要求:
在介绍生物学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基本方法的前提下,注意生物学与各相关学科特别是幼儿园科学活动的紧密联系;注意理论联系实际,内容安排兼顾学生毕业就职需要和未来继续发展;既考虑全体学生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也考虑到学生个性发展的需求。
(二)专业课程
教师语言
课程目标:提高学生的普通话水平,掌握多种形式的语言表达技巧,为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普通话口语基础、普通话口语技艺、教师语言技艺。
教学要求:使学生掌握普通话语音基础,能够运用朗读、朗诵、演讲、讲故事与解说的口语表达技巧进行相应口语表达,能力水平达到教师基本任职要求,为从事幼儿园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儿童文学
课程目标:具有较高的幼儿文学素养;具有对幼儿和幼儿文学的热爱之情;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学前儿童教育观;具有多角度看问题的意识和能力;能创作童谣、幼儿诗、幼儿童话、幼儿故事和幼儿散文;具有终身学习的意识和不断探究的精神。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幼儿戏剧等各种文体的概念、特征、发展史、作用、分类,儿歌、儿童诗、童话、儿童故事、儿童散文各文体作品的鉴赏、创编,戏剧表演,图画书制作。
教学要求:通过比较教学、翻转课堂、发现教学等方法,进行理论知识的传授,让学生较全面地学习和掌握儿童文学基本理论、儿童文学各种文体的基本知识,为课程的实践奠定基础。提高学生鉴赏作品创编表演作品的能力,促进学生训练对儿童文学作品的鉴赏及创编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教学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学前儿童心理学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相关知识及规律并将这些知识应用在日常生活和教学中,树立辩证唯物主义观点,养成科学的儿童观,能够理解、尊重儿童的差异,公平对待每一位幼儿。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理论基础;学前儿童心理过程发展的基本特点和规律,学前儿童社会性发展特点。
教学要求:全面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规律及趋势,掌握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基本知识,熟悉各年龄阶段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特点,掌握促进学前儿童心理发展的策略和方法,能够对学前儿童心理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具备一定的实际工作能力,将来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做到理解、促进儿童的心理发展。
学前卫生学
课程目标:初步掌握从事学前教育工作所必须的卫生学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及具备开展学前儿童卫生保健工作的能力;初步掌握运用学前儿童卫生保健知识去解决在学前儿童保教过程中遇到的实际问题,具有热爱学前教育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主要内容:学前儿童生理基础、儿童营养、预防常见病、预防传染病和寄生虫病、健康教育与健康评价、集体儿童保健。
教学要求:全面掌握学前儿童解剖生理特点以及身体生长发育的规律,系统了解学前儿童常见心理卫生问题及教育对策,掌握营养学基础知识,了解托幼机构的膳食管理,熟悉教育环境创设及教育过程中的卫生学要求,了解学前儿童常见疾病的有关知识及基本急救措施,能够对学前儿童的身心发展进行科学的评价,在实际工作中能够切实作到维护和增进儿童的健康。
学前教育学
课程目标:了解学前教育的历史和发展趋势,理解基础理论知识,掌握各类教育活动的目标、内容以及初步的设计组织要点。具备初步的组织各类教育活动的能力,能用所学理论分析并解决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了解并逐步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激发对学前教育工作的兴趣与热情,具备创新、开放、合作的职业理念。
教学内容:学前教育的目标、任务和原则、学前教育的基本要素、游戏活动、教学活动、日常生活和节日娱乐活动、区域活动、领域与主题活动、学前儿童班级保教工作管理、学前教育机构与家庭社区和小学、学前教育的课程、学前教育评价等。
教学要求:理解掌握学前教育的基础理论、学前教育的基本原则、学前教育的构成要素,树立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教师观。理解幼儿园各类教育活动、班级管理的组织与指导方法,加强幼小衔接、家园合作的认识,提高个人的专业素养。通过本课程学习提升学前教育专业学生的专业认知,树立专业发展信念和决心,形成并提高专业综合实践能力。
幼儿行为观察与指导
课程目标:具备结合学前儿童发展阶段选定观察目标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观察与记录的能力;具备设计和实施学前儿童行为评价的初级能力。树立整合的儿童教育理念,积极关注幼儿行为观察与记录的发展现状及趋势,创新教育理念。
主要内容:幼儿行为观察概述,幼儿行为观察与儿童发展理论,幼儿行为观察与评价的方法,幼儿行为观察的实施。
教学要求:理解观察的含义与重要性,掌握描述观察法、图表观察法、取样观察法、评价观察法等方法的运用及优缺点,能分析在什么情况下采用具体的行为观察方法。通过观摩录像和观摩幼儿园现场活动,培养学生设计与实施幼儿行为观察记录与评价的综合能力。
幼儿语言教育与活动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语言教育的基本理论,能设计和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并进行有效指导,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科学的儿童语言观;具有对从事幼儿语言教育的理解和热爱。
主要内容:幼儿语言教育概述;幼儿语言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不同类型的学前儿童语言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语言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幼儿语言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语言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发展核心职业能力。
幼儿健康教育与活动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健康教育的基本理论,能设计和组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并进行有效指导。具有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具有从事幼儿健康教育的热爱之情;具有健康的生活观念,良好的身体素质和运动习惯。
主要内容:幼儿健康教育概述;幼儿健康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和途径;不同类型的学前儿童健康活动的设计与组织;幼儿健康教育活动的评价。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幼儿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健康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幼儿园教育活动设计能力,发展核心职业能力。
幼儿社会教育与活动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社会教育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组织并实施幼儿园社会教育活动。对幼儿社会教育感兴趣,树立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主要内容:幼儿社会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自我认识,人际交往,社会环境与社会规范认知,多元文化教育等类型的集体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区域社会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要求:获得幼儿社会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社会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幼儿园社会活动设计能力,为学生走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幼儿科学教育与活动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科学教育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组织并实施幼儿园科学教育活动,对幼儿科学教育感兴趣,提高科学素养,树立热爱幼儿和幼儿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
主要内容:幼儿科学教育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观察认识、科学实验、科学制作等类型的集体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学前儿童数概念与运算活动、集合与模式活动、时间空间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区域科学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幼儿科学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科学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幼儿园科学活动设计能力,为学生走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
课程目标:掌握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的基本理论,能综合运用所学的知识,设计、组织并实施幼儿园艺术教育活动。具有对从事学前儿童音乐(音乐、美术)教育的理解和热爱,具有正确的儿童观、教育观和科学的儿童艺术观。
主要内容: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的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歌唱活动、韵律活动、音乐欣赏活动、打击演奏活动、绘画、手工制作的集体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区域艺术活动的组织与指导。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幼儿艺术教育与活动指导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艺术教育活动的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幼儿园活动活动设计能力。
幼儿园游戏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游戏的基本理论,能够设计和组织不同类型的游戏活动,能够综合运用所学,指导幼儿的游戏活动。树立正确的学前儿童游戏观,对幼儿园游戏感兴趣,更新幼儿园游戏观念,增强从事幼儿园游戏活动的信心和能力,为从事学前教育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学前游戏的基本概念、学前游戏的发展价值、幼儿游戏的观察与介入、国外学前游戏理论的流派、角色游戏、结构游戏、表演游戏、规则游戏、手指游戏、亲子游戏。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幼儿园游戏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幼儿园游戏设计与指导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游戏活动组织与指导能力,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发展核心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与学前教育相关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学前教育科研
课程目标:掌握学前教育研究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并能用所学理论分析并解决学前教育的现象和问题。初步具备学前教育科研的能力,学会撰写教育随笔、教育研究论文、毕业论文。具有一定的科研意识,初步形成科研兴趣、科研习惯和科研精神。
主要内容:学前教育科学研究概述,选择研究课题,查阅文献,教育观察研究,教育调查研究,教育行动研究,教育叙事,教学反思,教育随笔,教育研究论文,毕业论文。
教学要求:掌握各种科研方法的具体应用,初步能够在实践中独立的开展学前领域的科研活动。在教学中应按照专业培养目标的要求,采用理论教学与实践教学相结合的方式进行课程实施,使学生能够掌握学前教育科研方法的基本原理、基本方法和基本技能。
钢琴基础
课程目标:掌握钢琴演奏的基本理论,掌握钢琴的弹奏方法和初见技能。能流畅演奏相当于车尼练习曲599程度的练习曲和乐曲,学会音乐语汇和内涵提高音乐表现力和音乐审美力。能在幼儿园活动的组织与指导中灵活应用,树立正确的儿童观和教育观,提高从事幼儿教育工作的素质能力与热情。
主要内容:钢琴弹奏的理论基础、各种演奏技能的基础知识、钢琴乐曲演奏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要求:理解钢琴弹奏的基本理论;掌握钢琴乐曲弹奏的基本知识;掌握掌握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能具备视奏能力、自学和教弹的技能;感受音乐作品中不同和弦的和声色彩,为以后的儿歌弹唱伴奏织体打下基础。
声乐基础
课程目标:掌握声乐演唱艺术的基础理论和技能技巧,能较准确地理解和演唱不同风格曲目,具备分析、处理、演唱中小型声乐作品能力。掌握幼儿歌曲演唱、幼儿歌表演的基本方法、基本技能,能够把歌唱的发声知识、技能运用到学前儿童音乐教学活动中。凸显艺术课程对学生审美方面的教育,培养德才兼备、全面发展的人才。
主要内容:声乐基础教学中的理论知识、技能技巧训练、歌曲演唱实践教学。
教学要求:学生要具备一定水准的歌唱实践能力,还要掌握基本的声乐教学方法,且具备幼儿园音乐教育教学活动的能力。学生还需掌握声乐的基础理论知识;能够掌握声乐的演唱技能和技巧:能够演唱初级和中级的艺术歌曲和幼儿歌曲;能够分析处理小型歌曲作品的能力。
幼儿歌曲弹唱
课程目标:掌握有关钢琴演奏技能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将音乐基础理论的相关知识和对音乐形象的理解力、表现力以及基本的钢琴弹奏技巧紧密地结合起来;掌握钢琴指法标记和弹奏时的手型、触键部位、手腕用力程度、手指站立姿态等,掌握弹与唱的协调配合能力,能够声情并茂的弹唱幼儿歌曲,为开展幼儿园音乐教学活动打下良好的基础。
主要内容:钢琴弹奏的理论基础、幼儿歌曲伴奏基础知识、幼儿歌曲弹唱中的常见问题。
教学要求:理解幼儿歌曲弹唱的基本理论;掌握3-6岁幼儿歌曲和弦编配基本知识;掌握如何为幼儿歌曲编配恰当伴奏织体的技能;掌握指导家长用合适的音乐作品开展幼儿情感表达的能力。
舞蹈与幼儿舞蹈创编
课程目标:了解舞蹈基础理论知识,掌握芭蕾、古典舞、少数民族与汉族民间舞蹈的基本动作要领;掌握儿童舞蹈创编的基本技法及一般规律;掌握幼儿园舞蹈教育教学的基本内容和形式、幼儿舞蹈理论、幼儿舞蹈的教学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软开度、舞蹈弹跳力、控制力、舞台表现力;能够运用舞蹈术语讲解基本舞蹈动作;能够运用舞蹈动作表演组合、派生幼儿舞蹈动作;具备创编幼儿舞蹈的能力。主要内容:
主要内容:“芭蕾基训与幼儿形体创编”、“古典舞语汇与幼儿组合创编”、“少数民族舞蹈语汇与幼儿舞蹈创编”、“汉族舞蹈语汇与幼儿舞蹈创编”、“幼儿舞蹈剧目创编”五个模块教学内容。
教学要求:掌握舞蹈审美基本理论知识;掌握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幼儿舞蹈常用基本动作要领;掌握幼儿舞蹈创编技法;能够表演芭蕾舞、古典舞、民族民间、幼儿舞蹈组合;能够创编幼儿园常用舞蹈形式。
美术基础
课程目标:了解美术教学规律,掌握简笔画、色彩基础、设计基础、图案基础等方面的基本知识;掌握幼儿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所学简笔画、色彩知识等技能解决美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美术作品创作以及为美术教法课提供技能保障。对学前美术产生兴趣,树立热爱幼儿和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更新美术教育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增强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能力与信心。
主要内容:植物、动物、人物、静物、风景简笔画绘画技法;色彩基础知识、平面设计技法、立体纸艺设计技法。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前美术基础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绘画与手工制作能力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绘画水平和审美素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发展核心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与学前美术教育相关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手工制作与幼儿应用美术
课程目标:了解手工制作和幼儿应用美术课程教学规律,掌握彩泥制作、玩教具制作、废旧物回收利用、环境创设基本知识;掌握幼儿手工制作与婴幼儿应用美术教育的教学原则和方法。能运用所学手工制作技能解决美术教学中的实际问题;能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幼儿园手工作品创作以及为幼儿园进行环境创设。对幼儿手工制作和幼儿应用美术产生兴趣,树立热爱幼儿和幼儿美术教育事业的专业思想;更新幼儿美术教育观念,提高审美素养,增强从事幼儿美术教育的能力与信心。
主要内容:超轻黏土制作、各类玩教具制作、各类废旧物回收利用、幼儿园环境创设。
教学要求:使学生获得学前手工制作与幼儿应用美术教育的专业知识、专业能力和专业理念,以掌握各种类型的手工制作与环创能力为核心,综合提升学生的手工制作水平和审美素养,从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提升学生的基本素养,发展核心职业能力,为学生走上与学前美术教育相关的工作岗位奠定基础。
菏泽学院单县分校